欧博学法时习之丨未按照规定发放高温津贴,怎么办?

夏日炎炎,欧博空调清洗工、家电维修工等群体置身高温作业环境,“汗流浃背”成为常态。高温作业劳动者高温津贴未能落实该怎么办?人民网梳理了一起案例,以作提醒。

案情简介

2023年5月,贵州省册亨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册亨县检察院”)收到册亨县总工会移送的辖区内建筑单位、快递企业、外卖公司等未落实发放高温天气津贴规定的案件线索后,经初步调查核实,于同年6月30日依法立案办理。经向相关部门走访座谈、调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查明:2021年至2022年的6月至9月,册亨县日平均气温有109天达33℃以上,气温达到35℃的有60多天,欧博娱乐符合高温作业标准,应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然而,检察机关对县城内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网络维修工作员共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均表示未收到过高温天气津贴。

2023年7月6日,册亨县检察院就案件举行公开听证,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县总工会代表及部分用人单位代表参加。听证员一致认为,册亨县夏季气温属于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向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发放高温天气津贴。

2023年7月12日,册亨县检察院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贵州省用人单位发放高温天气津贴的规定》等规定,依法向册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县人社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督促全县用人单位按规定向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发放高温天气津贴。县人社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组织对辖区用人单位落实高温天气津贴政策开展专项排查,并督促用人单位向高温天气作业者482人发放高温天气津贴共计243399元。

法条链接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以案说法

高温津贴是保护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安全生产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津贴,属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拒发、少发或以饮料抵扣均属违法。劳动者可向工会、人社部门投诉,或通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维权。(综合全国总工会等整理)

(责编:薄晨棣、邓志慧)

2025-07-07 14:40 点击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