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用仲裁守护公平正义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刘橦洁、梁秋坪)国务院新闻办8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司法行政领域代表围绕“践行为民宗旨 建设法治中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张毅17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仲裁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仲裁为民的深刻内涵。
“我从学校毕业以后成为一名仲裁工作者,17年来,我参与办理的仲裁案件超过4000件。”张毅开场便以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展现了他对仲裁事业的深厚情感与不懈追求,“从办理经济纠纷仲裁案件的角度来看,我感受到强大祖国是企业‘走出去’最可靠的保障,也是对中华儿女切身利益最有力的保证。”
他分享了一起典型案例:一家企业向外国出口产品时遭遇纠纷,因境外取证困难而向广州仲裁委员会求助。“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即与该国有协助关系的某国际商事仲裁院进行了解,请求协助,进而使得企业依法在该国完成取证。”张毅详细介绍道,“在审理阶段,我们又应企业要求,通过我们在线调解系统对双方进行调解,双方进行多轮谈判后,终于得出了继续履行合同的和解方案,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这样的案例,在张毅的职业生涯中还有很多,它们见证了仲裁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化解跨境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已经广泛用在仲裁领域之中,并且已经深刻改变了仲裁的服务方式。张毅自豪地介绍了他参与研发的广州仲裁委“云小仲”“仲小雯”等AI智能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实现在线远程立案等场景智能化应用,实现了对仲裁全流程有效管理,这样大大节约了当事人、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时间。据计算,平均每个案件的处理时间减少了约30%,这样使得我们整个仲裁程序更高效、证据更可靠、监督更有效。”
然而,张毅也强调,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仲裁程序中的一个辅助工具,绝不能替代仲裁员裁决者的地位。“在这一应用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更新完善仲裁程序规则,强化数据信息安全保障,以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隐私。”他说,“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安心地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
在办案理念上,张毅始终坚守追求公平、追求效率、严格保密三大原则。“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心服口服。”他认真地说,“我们始终保持中立和专业,强调沟通与调解,让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到仲裁的每一个程序中。仲裁服务的领域十分广泛,经济合同纠纷,大到跨国企业之间几十亿标的的商事争议,小到小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几千元的小额争议,都可能被提交仲裁,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就产生法律效力,所以我始终对仲裁质量和公信力心怀敬畏,丝毫不敢懈怠。”